中國儲能網訊:多晶硅料最新價格已經逼近20萬元/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 InfoLink Consulting以及上海有色金屬網(SMM)統計的價格發現,各家對于多晶硅致密料最新一期的成交均價分別為20.67萬元/噸(3月29日價格)、20.2萬元/噸(4月7日價格)、20.25萬元/噸(4月10日價格),整體延續了緩跌下行趨勢。
今年以來,硅料價格整體下滑使得下游看到了成本下降的空間,但硅料供給環節的松動并未就此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下滑。例如在硅片環節,石英坩堝供應不足致使硅片價格一度上漲。與此同時,組件報價近期亦表現分化。在需求支撐與原材料漲跌互現的背景下,地面大型項目組件價格持續下探,可分布式項目價格有所上調。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產業鏈價格如何變動,“一體化”似乎已經成為龍頭企業抗風險的共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期上機數控、TCL中環均宣布加碼擴產新環節——前者官宣組件項目,明確打造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后者雖然一直未明確“一體化”,但亦于近期宣布百億募資完善電池環節。
產業鏈下游價格博弈激烈
春節后硅料價格的回調,使得下游企業今年不再“望硅興嘆”。近兩個月內,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已經下跌13.91%,硅料企業毛利潤預期下降。
硅料龍頭通威股份近期發布的經營數據便反映了上述情況。該公司4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今年1月至3月,通威股份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350億元至360億元,同比增長約42%至4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3至87億元,同比增長約60%至68%。而在2022年同期,該公司一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翻倍式增長。
然而,硅料價格的下跌并未造就產業鏈價格整體下滑之勢。4月6日,TCL中環更新了單晶硅片報價——與3月6日報價相比,在厚度為150μm的硅片中, P型182mm尺寸硅片報價6.4元,上漲2.89%;210mm尺寸硅片報價8.05元,下跌1.83%,218.2mm尺寸硅片報價8.69元,下跌1.81%。今年以來,TCL中環182mm尺寸報價累計上漲18.52%,210mm尺寸價格累計上漲13.38%。
硅片價格,尤其是182mm尺寸價格與硅料價格走勢背離,其原因在于高純石英砂緊缺,這是決定光伏坩堝質量的重要材料。硅業分會今年4月7日評析單晶硅片價格時指出,“本月,由于個別石英砂生產企業存在檢修,使得坩堝供應短缺問題進一步發酵,部分沒有保供協議的企業生產效率下降?!?
不過,在業內看來,硅片上漲的動力并不持續。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認為,單晶硅片單月產量將在4月得到幅度比較明顯的增長,預計可達46GW至47GW,環比提升約11%至13%?!岸翌A計5月仍有增長空間,但是目前觀察4月硅片環節暫時難以發生大規模庫存堆積現象,然而182mm規格硅片價格的上漲動力也已經缺乏?!?
此外,TCL中環此次下調210mm尺寸硅片價格或是為了凸顯210mm產品的性價比。對此,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3月份210mm規格單晶硅片的單瓦性價比已經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目前隨著210mm規格的供應量逐步增加,若210mm系列產品的性價比能夠長期穩定保持,或將對下游和終端需求起到一定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210mm產品陣營來講是有助益的?!钡摍C構也表示,這仍需要時間積累和發酵。
事實上,今年光伏產業鏈材料瓶頸轉向輔材環節,包括高純石英、POE膜、IGBT等材料在內。但這些材料供給偏緊,促使硅片、組件等主要環節價格走勢表現得較為獨立。特別是在組件端,根據 InfoLink Consulting4月7日的價格數據,國內單晶PERC182mm尺寸和210mm尺寸成交均價分別為1.735元/W、1.745元/W,環比漲幅均為0.30%。
但也有組件廠商研判持續漲價動力不足?!肮?月組件價格與 3月價格差不多?!?月7日,橫店東磁在結構機構調研時認為,組件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隨著后續供需結構的改善,組件整體價格走勢預計是逐月下行,但不排除會有階段性的價格波動。
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當前終端壓價心態明顯,尚不輕易接受漲價,組件中小廠家、非一體化廠成本壓力持續堆高,后續組件價格走勢仍靜待博弈明朗?!?
垂直一體化浪潮難止
4月4日晚間,硅片黑馬企業上機數控發布了一則擴產公告,擬在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16GW光伏組件項目,總投資近50億元。項目分為二期實施,一期建設5GW光伏組件項目,一期項目將于近期啟動,預計于2023年三季度投產;二期建設11GW光伏組件項目,建設時間尚未明確。
近些年來,上機數控跨界光伏硅片取得成效。該公司4月10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其實現營業收入219.18億元,同比增長100.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24億元,同比增長76.68%,單晶硅片業務效益顯著。
但實際上,上機數控近些年來一體化意圖明顯。此前,該公司已經分別于2022年2月公告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2022年8月公告投建徐州24GWN型光伏電池。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包頭硅料項目及徐州電池項目預計均將于2023年二季度投產。
除此之外,當前對一體化布局當未明確的TCL中環,近期則通過一則募資事件,亦讓外界看到了其打通上下游的可能性。
4月7日晚間,TCL中環公告稱,擬發行不超138億元可轉債,用于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硅片智慧工廠項目、TCL中環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其中,該公司擬投資的N型電池項目預計使用募資金額103億元,占據了絕對比重。
在2022年年報中,TCL中環并沒有明確表示自身也會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相應的是,該公司以“差異化”為主打概念。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業績會上,有投資者提問TCL中環是否有加大一體化布局的相關計劃,對此,該公司財務總監張長旭并未直接回應,而是稱“公司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合理制定戰略規劃”。
盡管TCL中環并未明確回應是否會進行“一體化”發展,但在業務層面,該公司此前已經拓展了組件業務。疊加去年其聯合母公司TCL科技共同在呼和浩特落地的中環產業城項目群,便包含了年產12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這意味著從上游到下游核心環節,TCL中環均已落子。
在業內看來,隨著上游硅料價格進入下行通道,產業鏈利潤有望在2023年向下游轉移。中信期貨分析稱,從利潤占比來看,組件環節的利潤占比從2019年的26.67%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12.87%,主要因2020年后硅料環節的大幅提價??煽紤]到未來硅料價格下行趨勢較為確定,組件環節利潤在未來或有較大改善。
然而,硅料環節釋放出的利潤或被硅片環節搶先截留。因此,光伏組件企業的利潤改善仍需等待。但中信期貨認為,“一體化組件的成本管理能力或成為光伏組件企業競爭的有力保障?!?
眼下,國內主要光伏企業“一體化”趨勢難擋,企業之間的競爭則更是進入全方位比拼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