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rjnky"><mark id="rjnky"></mark></video>
    <tt id="rjnky"><i id="rjnky"><bdo id="rjnky"></bdo></i></tt>
      1. <video id="rjnky"><menu id="rjnky"><legend id="rjnky"></legend></menu></video>

        <u id="rjnky"><small id="rjnky"></small></u>
      2.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主管/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
        讓你掌握儲能產業最新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首屏 > 特別推薦  返回

        電化學儲能電站總能量增長迅速

        作者: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國電力報 發布時間:2023-04-13 瀏覽:

        中國儲能網訊: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發布了《2022年度電化學儲能電站行業統計數據》(簡稱《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新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194座、總功率3.68吉瓦、總能量7.86吉瓦時,占已投運電站總能量的60.16%、同比增長175.81%。

        中電聯副秘書長、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會長劉永東對此分析認為,電化學儲能電站的爆發式增長,除電池技術進步外,政策刺激是主因:2022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在這一利好政策指引下,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出臺了“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能文件,為電化學儲能發展營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電化學儲能電站總能量增長迅速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電力安委會19家企業成員單位總計報送500千瓦/500千瓦時以上的各類電化學儲能電站772座、總功率18.59吉瓦、總能量43.08吉瓦時,其中累計投運電站472座、總功率6.89吉瓦、總能量14.05吉瓦時、同比增長126.79%。除67座停用外,在運405座電站的總功率6.44吉瓦、總能量13.19吉瓦時、同比增長146.48%;在建電站300座,總功率11.70吉瓦、總能量29.03吉瓦時。

        從全國范圍看,電化學儲能電站的區域分布很不均衡?!督y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分布在27個?。ㄊ?、自治區),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山東、江蘇、寧夏、湖南、青海、內蒙古、河北、西藏、甘肅、新疆,其電化學儲能電站總能量占比達82.58%。2022年,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分布在24個?。ㄊ?、自治區),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寧夏、山東、內蒙古、河北、新疆、遼寧、甘肅、青海、湖南、浙江,總能量6.71吉瓦時、占比85.34%,其中前2省新增總能量均超1吉瓦時。

        新能源配儲增長迅速

        受各省新能源配儲政策影響,新能源配儲比例持續提高。

        目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棄風棄光”嚴重的經濟學問題逐漸轉變為大規模并網帶來的安全性問題。新型儲能具有響應速度快、調節能力強的優點,新能源按比配儲的運營模式正好可以彌補新能源發電站自身調節能力不足的缺陷。

        山東、新疆等多省區先后出臺政策,明確要求新增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需要按照新能源裝機比例的5%~20%配置1~2小時的儲能系統。按比例配儲的新能源場站,一方面可以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峰谷套利方式獲得可觀收益,降低地方電網峰谷差,實現新能源大范圍、長距離的穩定消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綠電交易、綠證和碳交易市場,獲得附加利益和競爭優勢。

        根據《統計數據》,目前新能源配儲主要在山東、新疆、內蒙古、西藏、青海等新能源裝機較高的省份,累計總能量占新能源配儲總能量的68.00%。

        獨立儲能也獲得較大發展機會

        獨立儲能是指不依托于新能源電站,作為獨立主體參與電力市場的儲能項目。2022年,隨著600余項來自中央及地方的儲能政策出臺,獨立儲能市場主體地位不明確、儲能電站成本疏導困難等瓶頸問題開始破題。目前,從市場披露的情況看,不少國企或者其子公司成為獨立儲能電站的主體,容量租賃費和調峰調頻等費用是獨立儲能的主要收益來源,亦是決定獨立儲能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電網側配置儲能總能量約5.44吉瓦時、同比增長165.87%,2022年新增總能量3.39吉瓦時。電網側則以獨立儲能為主,累計投運總能量4.86吉瓦時、占比89.31%,同比增長159.13%;2022年新增能量2.98吉瓦時、占比87.91%。目前獨立儲能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南、寧夏、青海、河北,累計總能量占獨立儲能總能量的74.29%。

        用戶側配置儲能也有增長。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用戶側配置儲能總能量約1.81吉瓦時,同比增長49.00%,2022年新增總能量0.60吉瓦時。用戶側以工商業配置儲能為主,累計投運總能量0.76吉瓦時、占比41.84%,同比增長106.29%;2022年新增能量0.39吉瓦時、占比65.55%。目前工商業配儲主要分布在江蘇、廣東、浙江等工商業大省,累計總能量占工商業總能量的81.67%。

        各類市場主體爭相進入電化學儲能領域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群雄逐鹿電化學儲能市場的格局,投資主體越來越多樣化,并且其他投資主體累計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電站的總功率已超過三大電網和五大發電集團。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三大電網累計投運總功率0.75吉瓦,總能量1.34吉瓦時、占比9.54%;五大發電集團累計投運總功率2.33吉瓦,總能量4.14吉瓦時、占比29.46%;其他單位累計投運總功率3.81吉瓦,總能量8.57吉瓦時、占比61.00%。2022年,各企業成員單位新增投運電站中,三大電網新增投運總功率0.29吉瓦,總能量0.53吉瓦時、占比6.71%;五大發電集團新增投運總功率1.25吉瓦,總能量2.48吉瓦時、占比31.55%;其他企業單位新增投運總功率2.14吉瓦,總能量4.85吉瓦時、占比61.74%。

        《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2022年底,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電站累計裝機主要分布在電源側,總能量6.80吉瓦時、占比48.40%,電網側和用戶側則分別占比38.72%、12.88%。2022年,電化學儲能各應用場景新增裝機占比基本保持不變,電源側新增總能量3.87吉瓦時、占比49.24%,其次為電網側(43.13%)和用戶側(7.63%)。

        作者:蘇   偉

        分享到:

        關鍵字:儲能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

        免费精品国产自在|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国产精品三级高清在线|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
      3. <video id="rjnky"><mark id="rjnky"></mark></video>
        <tt id="rjnky"><i id="rjnky"><bdo id="rjnky"></bdo></i></tt>
          1. <video id="rjnky"><menu id="rjnky"><legend id="rjnky"></legend></menu></video>

            <u id="rjnky"><small id="rjnky"></smal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