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在“雙碳”目標推動下,能源行業正面臨新的變革,作為行業重要一環的儲能溫控,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截至現在,每年風、光電新增量分別超過1億千瓦,中國的電力系統將從目前的集中式電源變成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新模式,電網的調節由關鍵在電源側、發電機組的調節改成儲能調節?!敝袊こ淘涸菏?、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解決電網調節平衡可靠性、穩定性的關鍵都流向了儲能環節。
數據顯示,2021年以前全球每年的儲能項目新增裝機規?;揪S持在6HW左右,而2021年新增裝機達到18.3GW,同比增長181.54%,其中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新型儲能是儲能裝機的主要增量。同時,根據CNESA數據,2021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達10.24GW,同比增長82.8%,2016-2021年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9.11%。就國內而言,2022年國內新型儲能新增裝機6.90GW,同比增長182.07%,累計裝機達到12.70GW。
也有機構預測,新型儲能技術迎來了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風口期。預計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0GW以上,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持續增長,儲能的市場規模必將會迎來更大規模增長。在這一趨勢下,美的樓宇科技等企業也陸續入局,向行業輸出溫控解決方案。而溫控領域傳統企業如英維克、盾安環境、寧德時代等,也在原有產品基礎上不斷升級,改進現有技術。
業內認為,儲能熱管理行業的“闖入者”很多,有些來自于暖通、有些來自于IDC、有些來自于電力工業、甚至有些來自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但每一個領域的玩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說,就目前儲能的熱管理系統而言,主要分為以空調和風道供冷為主的風冷模式和采用水、乙二醇、硅油等冷卻液,進行散熱的液冷技術?;诓煌膽脠鼍?、應用領域和客戶的經濟模型,風冷、液冷都會有適用的場景。但近些年,面對能力密度較大的集裝箱類儲能,風冷等短板逐漸暴露,企業開始將液冷視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2020年3月,美的收購合康新能,切入新能源賽道。今年4月,美的推出8Kw插框平臺、20/40Kw側出風平臺、40KW頂出風平臺等多款液冷新品?!爸链?,美的儲能產品已覆蓋儲能電池、儲能熱管理、光儲熱柔一體化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也全面涵蓋發電側儲能、輸配電側儲能和用戶側儲能三大場景?!泵赖姆矫姹硎?。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儲能產業前期追求速度,本質上是同質化競爭。到了中后期,追求技術的同時,建立平臺化服務,才是各家企業差異化制勝的關鍵,在這一點上,系統服務扮演著連接技術與應用的關鍵角色?!?
正如美的樓宇科技儲能熱管理銷售總監胡鴻圖所說:“在這一紅海領域,企業要贏得市場的核心是可持續,首先是儲能安全、穩定,其次才是投資可回報?!?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看來,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實施背景下,儲能行業不僅要積極推動新型儲能設施建設、加速儲能產品標準化建設,也要圍繞建筑里的儲能,發展建筑光儲之樓,發展新的靈活用電、柔和用電的社區和園區的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