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近日,安徽績溪家朋抽水蓄能電站首次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電站為一等大(1)型工程,裝機容量140萬千瓦。與此同時,全力爭取上莊電站列入國家規劃、推進中路高空風能發電二期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標志著績溪縣聚力打造“綠色儲能基地”進入快車道。
近年來,績溪縣瞄準打造美麗中國“績溪樣板”,充分利用境內生態優勢,不斷拓寬“金山銀山”轉化通道,讓綠水發“綠電”,讓青山變“銀行”,持續打造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點化綠水發“綠電”
作為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的績溪縣地處“宣徽之脊”,生態環境優越,可謂“舉目皆山巒,低頭有水川”,是新安江、水陽江、青戈江的“三江”之源。該縣充分利用境內源頭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巧妙借用“綠水發綠電”,于2013年6月,投資98.88億元,開工建設了安徽省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績溪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 180萬千瓦。
在工程建設中,績溪縣始終堅持與自然環境融合發展,克服山區海拔高、風景名勝集中、林礦區敏感點多、交叉跨越難度大等因素,做到工程進度與環境保護保持同步,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盡量減少明挖,最大限度避免破壞原始生態環境。同時,在主體工程施工中,設置多套沉淀池和污水處理系統,保證做到有污染源即有處理措施。采用濕式鉆孔作業,選用低噪音設備,精準控制爆破裝藥量降低爆破震動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避免了破壞原始生態環境。
目前,該抽水蓄能電站6臺單機容量3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機組已全部投產,裝機容量為目前安徽省已有、在建的抽水蓄能電站最大,年平均發電量31億千瓦時,年交稅收可達上億元??兿獜拇擞瓉砹艘粭l綠水變成清潔能源的“金山銀山”嶄新轉化通道。
點化青山變“銀行”
績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倚莊園”,森林覆蓋率達78.35%,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生態資源稟賦突出,空氣質量全省名列前茅,但也面臨著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難,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導入農村不易。
為解決這些問題,績溪縣以深入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抓手,創新林權融資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林業金融改革,建立林權收儲中心,制定出臺《林權抵押貸款收儲擔保業務管理辦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探索形成公益林補償收益權直接質押和村級基金質押擔保貸款等模式,成功發放了安徽省首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林業、生態環境、金融監管等部門緊密配合,嚴格監管,確保全部資金真正用于申請項目上。
績溪這一“點林成金”讓青山變成銀行的做法,一手連線了農民百姓,一手牽線了資本市場,賦予生態資源金融屬性,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據統計。目前績溪縣林業產值已達31.45億元。其中全縣公益林38.07萬畝,納入生態補償及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助的森林面積有56萬余畝,每年可發放資金近850萬元。公益林(含天然商品林)補償收益達3萬元以上的村集體30個,公益林(含天然林)補償收益達1000元以上農戶的641戶,全縣公益林(含天然林)補償發放涉及農戶達15551戶。目前累計發放貸款3.7億元, 有力促進了“生態優勢”更好更快轉化為“發展優勢”,一舉成為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助推器。
“當初村公益性項目建設和林區道路建設投入資金很大,正因有了這筆資金的扶持,解了我們村林區道路建設等項目的資金燃眉之急?!笨兿h仁里村原黨總支書記高建義至今還是很激動。2020年,他們村成功獲得發放首筆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成為安徽省首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時過3年,如今全村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山上的“葉子”也慢慢變成了“票子”,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