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rjnky"><mark id="rjnky"></mark></video>
    <tt id="rjnky"><i id="rjnky"><bdo id="rjnky"></bdo></i></tt>
      1. <video id="rjnky"><menu id="rjnky"><legend id="rjnky"></legend></menu></video>

        <u id="rjnky"><small id="rjnky"></small></u>
      2.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主管/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
        讓你掌握儲能產業最新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首屏 > 新型儲能技術  返回

        新型儲能,身邊的能源“搬運工”

        作者: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工網 發布時間:2023-04-05 瀏覽:

        中國儲能網訊: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近日發布《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3》,預計“十四五”末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有望突破5000萬千瓦。截至2022年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約為1270萬千瓦,這意味著三年內這一規模將增長約4倍。

        大家對風能、太陽能、氫燃料等新能源早就耳熟能詳,我國風電、光伏的裝機總量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那什么是“新型儲能”呢?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它?這一高速增長的數字背后有哪些意義?

        能量的“搬運工”,這是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陳海生給出的生動比喻?!靶滦蛢δ堋敝傅氖浅樗钅芤酝獾膬δ芗夹g,主要包括儲電和儲熱。其中儲電技術包括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可以將低質低值的電能通過存儲后轉化為高質高值的電能釋放出來,是實現“綠色電力”從發電到應用的重要環節。

        △新型儲能如同大型“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起到了“調節器”與“安全閥”的作用。

        聽起來“高大上”的新型儲能建設其實很“接地氣”。比如,中國鐵塔打造的分布式鋰電儲能系統已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部署換電網點,每天為90萬外賣騎手、快遞小哥提供超200萬次換電服務。上海市快遞員老陳在申請鐵塔換電業務后算過一筆經濟賬——因為省下到處找充電場所的時間,每天可以多跑二三十單,收入至少增加一兩百元。

        民生數字的背后,跳動的是產業發展的數字?!笆奈濉笔俏覈稍偕茉囱b機的快速增長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將呈現“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的發展新特征。如何保障電力穩定可靠供應、促進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產業化部部長紀律告訴《熱評》評論員,這就需要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去承擔“十四五”期間電力系統中一部分重要調節功能。

        陳海生指出,新型儲能建設周期短、環境影響小、選址要求低,適于在短期內快速增加規模。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對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能源安全、讓老百姓穩定用上綠電,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2023年開年,儲能行業已經迎來新一輪擴產高峰。廣東省提出打造國家級新型儲能產品進出口物流中心,內蒙古成功試運行我國首個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

        新型儲能規??焖僭鲩L、項目持續落地的背后,是政策、產業、市場的同頻共振。近兩年來,我國發布了推動新型儲能領域發展的系列政策,明確了新型儲能獨立主體的市場地位,營造了良好的“勢”。各地紛紛加大研發力度、開展國家級和省級試點示范,鋰離子電池儲能等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釋放出澎湃的“力”。這些都使得新型儲能產業迎來市場“風口”,去年以來至少有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新型儲能。

        當前我國新型儲能發展正處于商業化初期向規?;l展的過渡階段。陳海生認為,新型儲能要實現大規模發展,必須進一步攻克技術難關、降低單位成本。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在成本上做“減法”的同時在規模上做“加法”,盡快形成標準規范,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在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發展新型儲能作為我國實現能源轉型的必要支撐,是實現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將成為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具有發展優勢的“新高地”。

        分享到:

        關鍵字:儲能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

        免费精品国产自在|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国产精品三级高清在线|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
      3. <video id="rjnky"><mark id="rjnky"></mark></video>
        <tt id="rjnky"><i id="rjnky"><bdo id="rjnky"></bdo></i></tt>
          1. <video id="rjnky"><menu id="rjnky"><legend id="rjnky"></legend></menu></video>

            <u id="rjnky"><small id="rjnky"></small></u>